隆回县湘禾猕猴桃开发专业合作社

Xianghe kiwifruit development cooperative in Longhui County

订购热线:

15869881001

扫一扫,

联系我们

猕猴桃花果病害研究现状及趋势

首页    技术资料    猕猴桃花果病害研究现状及趋势

猕猴桃花果病害研究现状及趋势

马松涛,宋晓斌,张学武,刘艳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科院,陕西杨陵712100)

摘要:对国内外猕猴桃花果病害的分布、危害、病症、病原、及防治对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花果病害是猕猴桃的一类重要病害,对于猕猴桃的生长和果品贮藏具有重要的影响,忽视了这类病害的存在,将会导致猕猴桃产量下降、贮藏品质降低,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了帮助广大科技工作者了解猕猴桃生产申存在的这类问题,本文在搜集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结合课题研究,对猕猴桃花果病害研究现状及研究发展趋势进行述评。

      猕猴桃花果病害的种类、分布及危害  猕猴桃花果病害一般是指直接危害猕猴桃花和果实的一类病害,包括侵染性和非侵染性两大类。从目前国内外报道的猕猴桃花果病害资料来看(表1),猕猴桃花果病害主要有9种,其中侵染性病害7种,占花果病害种类的77·8%,居主要地位,非侵染性病害2种,占22·2%,居次要地位。从分布的广泛性来看,细菌性花腐病、蒂腐病、软腐病在国内外都有分布。从严重程度来看,细菌性花腐病、软腐病、青霉病、日灼病发生比较严重,其他病害发生较轻。

     猕猴桃侵染性花果病害研究  从对目前国内外猕猴桃花果病害研究资料的分析来看,对侵染性花果病害的研究普遍都已涉及,研究的深度也各不相同,多数病害仅仅做了一些初步研究,如蒂腐病、青霉病等病害。在病原研究方面多局限于病原的鉴定,对病原菌的一些基本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得较少;发病规律和侵染循环的研究也不够深入,没有指出具体的研究方法;在防治技术的研究方面,介绍的防治方法虽然较多,但对如何布设防治试验、试验中存在哪些问题却很少涉及到,同时对药剂防治效果的差异性分析和评价也不多。在对猕猴桃细菌性花腐病、软腐病的研究上,所做的工作相对比较多,也较全面。  

     2·1猕猴桃细菌性花腐病  猕猴桃细菌性花腐病主要危害猕猴桃的花蕾、花瓣、幼果,轻则造成小果、畸形果,重则造成大量落花和落果,严重地影响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1983年在日本首先发生,森田对此曾作过报道,随后该病在日本国内大量流行,受媛县部分果园发病率高达80%以上,危机极其严重。1991年三好孝典随后对该病的症状描述比较详细,对其发生规律也做了阐述,认为该病发生的严重程度与开花时间有密切的关系,花萼裂开的时间越早,病害的发生就越严重,迟则反之。从花萼开裂到开花时间持续得越长,发病也就越严重,他认为原因是这一段时间是病原菌入侵的时间,这一段持续的时间确定了病原菌侵入的机会的多少。他对比了雄蕊、雌蕊、花瓣、花萼的感病情况,发现雄蕊是最容易感病的,花萼相对感病较轻。对病原菌方面,三好孝典的研究结果表明,猕猴桃细菌性花腐病病原菌除花腐细菌外,还有丁香假单孢菌(pes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镶边假单孢菌(p.marginalis)、菜豆荚褐斑病假单孢菌(p.phasedicola)均具有致病性,但以花腐细菌的分离率高、致病性强。在防治措施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开花前一个月进行主干环剥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同时他提出了在4月下旬喷抗菌素类药物也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防效不稳定。1990年,新西兰GoukSC·报道了在新西兰猕猴桃园中发现的细菌性花腐病,阐明了病原菌的种群数量与病害的严重程度有直接的关系,病害严重时病原菌数量较多,轻时则相反。  1993年猕猴桃细菌性花腐病在我国福建建宁县首次被发现,1994年该病的平均发病率达到20%,最高达到80%。姜景魁对福建建宁发生的猕猴桃细菌性花腐病进行过详细研究报道,特别是在侵染过程和症状方面的描述比较详细,通过镜检确认该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他认为该病的病原菌为pseudomonas ulridiflaod Bu-rk,在确定病原菌种的地位方面没有进行论述。在发病规律的研究方面,证明该病的发生与开花时期的空气湿度、地形、品种及果园混栽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花期的连阴雨天气会加重病害的发生;在山凹和背风、近水源的地方所建的猕猴桃园发病严重,通风向阳的地方病害的发生就轻;建科2号、建科1号等一些开花早的品种发病严重,而开花相对迟的江西78一1、魁密、金丰发病较轻;与桃、李等果树混栽的园子发病比纯猕猴桃园的要重,说明该病的病原菌很有可能在桃、李和猕猴桃之间相互交叉感染。在防治试验方面,由于供试药剂均为抑制真菌的农药,因而试验结果不太理想,也可以说是失败的。宋晓斌等1997年对陕西省猕猴桃病虫害调查中,也提到了猕猴桃细菌性花腐病,但只是在调查表中对该病的危害部位和发病程度做了简略的说明,并没有更深的涉及病原菌种的鉴定,只是确定了病原菌的属。  

       2·2猕猴桃果实软腐病  猕猴桃果实软腐病是果实后熟及贮藏期最常见到的侵染性病害。该病在日本猕猴桃栽培地区几乎都有发生,新西兰也有过同样的报道。日本的永田贤嗣对猕猴桃软腐病的病因和病原进行过专门研究,认为该病是由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 Ces. Et de not引起的,日本另外一名学者高屋茂雄经过数次分离、接种试验证实,该病是由多主葡萄壳菌Botryosphaeria或褐枯病菌属的病菌所致,并且与品种有一定的关系。但两位学者都没有针对该病提出有效的防治方法和防治药剂。新西兰利用温水浸果对防治猕猴桃果实软腐病具有一定的效果,但这种处理方法比较繁琐,因而难以推广开来。国内部分学者对栽植面积较大的"秦美"猕猴桃的果实软腐病也做过详细的研究,确定其病原菌为Physalospora piricolaNose。属子囊菌亚门,无性时期为Macrphoma kuwatukai Hara。属半知菌亚门,与苹果、梨的轮纹病,桃的疣皮病为同属病菌,认为该病原菌是一种弱寄生菌,有在寄主的生活力比较弱时才会严重发生。病原菌以菌丝体形式在枯枝、果梗上越冬。4~5月份生成分生孢子并作为初侵染源从寄主皮孔侵入,6~8月有大量的孢子产生和散发,孢子借雨水短距离传播,借大风可长距离传播,一年中进行多次侵染。分生孢子极易萌发,并在24h内侵入幼果或成熟果,5~7月份的阴雨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并提出了在孢子大量飞散的5~7月间喷洒2次50%异菌脲(朴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这样可较为有效地防治该病的发生。另外,采前1~2周喷洒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采后用1000mg/kg异菌脲浸果lmin左右,均可防止该病在储藏期大量发生。风干后贮藏使用3·5%特克多(嚷菌泵)烟剂(按100kg鲜果1009制剂的药量,也可以防止仓储期间大幅度发病。   

        3 非侵染性病害研究  猕猴桃非侵染性花果病害种类虽然不多,但有相当的危害性,日灼病和果实褐心病就是其中的两种。日灼病是一种分布范围较广,危害较大的非侵染性重要病害,常引起严重落果,般落果率约20%,个别品种落果率高达45%左右。经过大量观察研究,认为日灼病的发生与每年7、8月份的日照、高温和降雨有直接的关系。猕猴桃果实褐心病(ActinidiafruitbTownpith)是近年来在福建建宁发现的一种新的非侵染性病害;其它地区目前尚未见报道,该病在福建建宁地区发病较重,一般果实发病率达到10%一40%,严重的达到100扒。林尤剑等1993  年起针对猕猴桃果实褐心病进行了研究,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病的发生与病原真菌、细菌无知是由于植株缺硼引起的。

         4.猕猴桃花果病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4.1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猕猴桃花果病害的研究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1)对病害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研究内容比较零散,研究方法比较单一,不象小麦、棉花等农作物病害研究得那么系统和全面。2)研究的深度不够。研究多数都是一般性的研究,在病原菌的作用机制方面几乎没有涉及。3)病害的元公害防治技术研究少。多数防治技术侧重于化学防治,而且防治效果的稳定性也不够理想,由于果实中的农药残留对人体极为有害,因而果实病害的防治应该多采用无公害的防治技术,目前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极为有限。猕猴桃花果病害今后的研究应着重对以上几个问题做深入细致的工作,以使整个花果病害的研究能够上一个新台阶。  

      4·2研究发展趋势  目前花果病害的研究有以下凡种趋势:

       1)病害发生的作用机制。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从不同的层次研究猕猴桃花果病害的发生机制,组织学方面的研究可以揭示猕猴桃花果病害病原菌侵入和危害部位,这已经成为量一般的研究,是任何病害研究不可缺少的环节。细胞学方面的研究,可以从细胞水平研究病原菌和猕猴桃细胞之间的作用方式以及作用的结果。目前绝大多数病害的研究达到了这样的水平。从分子水平研究病害已经成为一种热点,这样的研究可以从最为基本的结构物质人手来探索病害发生过程申病原菌和寄主之间分子相互作用的机理,从而为从根本上防治花果病害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2)花果病害的无公害控制技术。随着人们对健康水平的进一步关注,对绿色食品的要求也愈来愈高,要求限制使用农药,因而对元公害的防治花果病害技术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怎样进行猕猴桃花果病害的无公害防治也逐渐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3)生物工程技术方面的探索。目前,人们试图从生物技术领域来解决病害的防治问题,从众多的基因中寻找和分离抗病基因,把抗病基因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导入植物中,从而使植物获得对某一病害的抗性。猕猴桃花果病害进行此类研究,将为花果病害的防治提供更为有效的途径。

摘自《西北林学院学报》2000.3

来源:隆回县湘禾猕猴桃开发专业合作社

2019/11/30
浏览量:0

详细介绍